律师档案
律师统计
加载中...
网站公告
欢迎来到唐小金律师的网站
网站文章
我的好友
暂时没有好友
友情链接
网友留言

  • 暂时没有留言

刑事案件中担任证人的法定条件是什么?

分类:法规解读    时间:(2023-09-26 13:43)    点击:25

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: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,都有作证的义务。那么刑事案件证人适格的条件是怎样?

网友咨询:

刑事案件中担任证人的法定条件是什么?

律师解答:

要成为诉讼中的证人,适格的条件有四个:

(一)能正确认识作证的法律后果。

(二)诉讼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。

(三)知道部分或全部案件情况。知道案情是指证人直接凭借自己的眼、耳、鼻舌等感觉器官感知案情的人,这里的感知是直接感知,而不是听说,据说等的间接感知。

(四)能正确表达意志。如生理、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,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,不能做为证人,证人是就自己所了解的案件情况向法院进行相关陈述的人,因此,这就要求证人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,以便真实、清晰地表达所感知的案件事实。

律师解析:

证人证言是否有证明的作用以及证明作用的大小,取决于证据的三性:真实性、合法性,关联性。

1、关联性,即证据必须与待证的案件事实存在关联,并因此对证明案情具有实际意义。证据与案件事实间的联系是多样的,既可以用来证明案件事实的存在,也可以用来否定案件事实的存在。

2、真实性,即证据必须是客观的。证据事实必须是伴随着案件的发生、发展的过程而遗留下来的,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存在的事实。

3、合法性,证据的内容和收集程序必须合法。证据必须依法加以收集和运用,包括:收集、运用和证据的主体要合法,每个证据来源的程序要合法,证据必须具有合法形式,必须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。

证言与其他证据相比具有一定的主观因素,证言真实性的程度易受证人主观意识的干扰。因此,出庭作证的证人应当客观陈述其亲身感知的事实,尽量排除证人作证的主观臆断、猜测或者推断,在作证时也不得使用猜测,推断或者评论性的语言。证人是聋哑人的,可以其他表达方式作证。

【法律依据】
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》第六十二条

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,都有作证的义务。生理上、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,不能辨别是非、不能正确表达的人,不能作证人。

该文章已同步到:
发表评论
匿名:
验证码:   匿名评论
温馨提示: 唐小金律师提供“刑事辩护  婚姻家庭  合同纠纷  人身损害  交通事故  ”等法律服务。
如果您有法律问题可以点此咨询唐小金律师,唐小金律师会为您的法律咨询提供解答。
您也可以拨打唐小金律师的电话进行法律咨询:15975930626,咨询时说明来自法帮网能达到更好的效果。

唐小金律师网
FABANG LAWYER
法帮网首页 | 法律咨询 | 湛江律师 | 湛江律师事务所 | 法律知识 | 法律专题 | 法律法规
唐小金律师主页,您是第9710位访客